首页

> 健康生活

> 急救频道

> 中毒急救

> 气体中毒

> 正文

三问中医药“申遗”
更新时间:2024-04-26 14:44:29

今年初中医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报道一发布,立即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在目前中医药事业发展一些基本问题尚未形成全社会共识的背景下,有人对此叫好,也有人表示反对。由于中医药“申遗”是我国文化领域的大事,也事关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关系重大,存在争议并不奇怪。对此,本文以不署名的方式客观列出这些问题和意见,不作价值判断,旨在抛砖引玉,引起关心中医药发展的人们更深入地思考。“申遗”是否意味着中医药濒临消亡不久前,文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只要符合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3个基本条件均可申报:具有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处于濒危状况并有完整的10年保护计划。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目前实施的“代表作”公布计划主要是针对“濒危”遗产。赞成方: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意味着中医药面临消亡,更不是因为它要灭绝了才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而是希望通过申报更好地促进中医药的继承和发展。当前中医药发展虽然面临许多困难,但事实上并没有衰落。正相反,近些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领导下,中医药事业比之以往发展明显提速。与西医相比中医药所具有的独到优势,已越来越得到世界范围内的公认,中医药治疗非典和艾滋病显示出的潜力为世界瞩目,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机构都很重视和支持中医药的发展。事实上,中医宝库里许多有价值的内容,已成为以西医为代表的现代医学进一步发展的源泉,有统计显示,现在中医药每年1/2的科研成果是西医的科研院所做出来的。反对方:根据文化部负责人的表述,中医药要“申遗”成功其必要条件必须是目前它正濒临消亡的境地。否则,“申遗”不会成功。而如果说中医药濒临消亡的境地,却与事实不符。这是一个不太好调和的悖论。“申遗”会不会过于强调保护,限制发展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规定,申报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申报是手段,保护才是目的。对此,有人会问,申报的目的主要是保护,一旦申报成功就会对已有的内容有诸多限制,比如要有完整的10年保护计划。这样一来,会不会限制中医药事业进一步的发展,制约其与时俱进的活力。赞成方: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具有文化和医学的双重特性。两者是可以剥离的,保护的是文化,不会限制其作为医学的活力和发展。反对方:中医药具有文化和医学的双重特性固然不错,但两者是一体的,是人文和科学、形和神的统一与和谐,两者不可分,当然也是无法剥离的。而从两者的关系上看,中医药首先是作为医学存在,并在长期的发展中,运用历代文化的观念和思维方式,研究人的现象,逐步形成了养生、保健和治疗的完整体系,也慢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药文化。这也意味着,一旦把中医药作为传统文化保护起来,同为一体的医学必然会受到限制。而作为治病救人的医学,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从当代意义上讲都是面向全人类,为全人类造福,因此不能自我封闭,只有保持开放,借鉴当代人类所有先进的东西,才有生命力,才能实现中医药的长远有效发展。“申遗”对中医药继承发展的意义有多大当前,中医药事业发展希望很大,困难很多,千头万绪,核心就是怎样更好地继承和发展。那么,中医药“申遗”作为一项大工程,在推动中医药继承和发展方面究竟有多大的意义呢?赞成方:中医药“申遗”的意义在于使中医药对世界文化发展和人类健康作出的贡献得到世界范围的认可,“申遗”的过程也是传播的过程,对传统医药的长远发展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反对方:上述看法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从中医药发展全局的角度看则值得商榷。当前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势头强劲,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在此背景下,强调中医药“申遗”有助于中医药国际化固然不错,但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来说,决非“雪中送炭”,只属“锦上添花”,并不是最迫切的。分析目前中医药的现状,“申遗”与其他需要做的工作相比并非当务之急。比如,转变重西医轻中医的偏颇观念,真正“中西医并重”;推进中医药立法,保障中医药真正能按自身规律健康发展;鉴于中医药的特殊性,应当改变中医药多头管理、医药分离的局面,实现统一管理和筹划;改革中医教育和传承制度,解决中医药人才问题等等。

服务保障

首页
全身体检
找机构